1、初中田径队训练计划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身体素质训练阶段 重点:以身体训练为主,侧重于力量训练。辅助内容:在力量训练的基础上,加入基本技术的训练;进行柔韧性训练,并辅以力量和耐力训练;开展灵敏性训练,同样辅以力量和耐力训练。
2、初中田径队训练计划如下:第一阶段:身体素质训练阶段,以身体训练为主。以力量训练为主,辅以基本技术。以柔韧性训练为主,辅以力量和耐力。以灵敏性训练为主,辅以力量和耐力。第二阶段:基本技术训练,巩固及提高阶段。以基本技术为主,辅以力量训练。以基本技术为主,辅以柔韧性、灵敏性和耐力训练。
3、根据其他系列山地跑的效果,第一周,跑一次;第二周,跑两次。在你计划参加比赛的前8到10周,把山地跑有效地融入你每周的大强度训练之中。每周重复1到2次,使山地跑在日常、有规律地中等强度训练中占到中等比例。
残奥之星:张海东 张海东,男,1969年生,江苏启东人,因小儿麻痹后遗症造成终身残疾。 1987年张海东开始参加体育运动,开始练习轮椅竞速和轮椅投掷。一个偶然的机会,张海东认识了南京市盲人学校体育教师王兴江,在其引导下,他开始用业余时间练举重,开始了人生旅程中一项更加艰难的跋涉。
年残疾人奥运会中,我国残疾人运动员取得了优异成绩2008年第十三届北京残奥会中国获得了89枚金牌、70枚银牌、52枚铜牌,奖牌总数211枚。位于金牌榜、奖牌榜均名列第1位。
身残志不残奥赛夺铜牌 虞奇敏,1978年出生。8岁那年,他不慎被机器轧断左腿,截肢15厘米,成了一名残疾儿童。为了防止腿萎缩,第二年的暑假,喜好体育运动的父亲虞鑫森把他交给普陀区少体校游泳教练郑志富,希望通过运动增强体质,保持健康。
马龙雪利。在国家体育场进行的北京2008年残奥会男子100米T44级决赛中,有实力争夺奖牌的该项目世界纪录保持者美国选手马龙雪利在比赛途中意外摔倒,然而,这位令人尊敬的选手在翻滚了几个跟头之后,硬是咬着牙爬了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到了终点。
残奥之星:王燕红 王燕红,女,1969年生,新疆自治区肢残运动员。 15岁时王燕红因病致残,1994年被选中参加第六届远南运动会,开始练习射箭。每天王燕红都要扛着4公斤重的弓箭,进行五六个小时的拉弓射箭训练和各种艰苦的体能训练。
1、月21日,在济南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田梦旭代表河南队在田径男子10000米决赛中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冠军。他以28分15秒06的成绩完赛,这不仅为河南队争得了荣誉,也为他自己赢得了无数掌声。田梦旭的成绩意味着他成功跑进了30分钟大关,这在男子10000米比赛中是一个值得称赞的成就。
2、男子世界纪录在5000米赛跑中是由埃塞俄比亚的著名运动员海尔·格布雷西拉西耶(Haile Gebrselassie)在2004年5月31日创下的12分335秒。而在10000米赛跑中,他的纪录是26分153秒,创于2005年8月26日。
3、男子世界纪录:5000米成绩为12分335秒,由埃塞俄比亚的著名运动员贝克勒在2004年5月31日创举。10000米成绩为26分153秒,同样由贝克勒在2005年8月26日创下。 男子全国纪录:5000米成绩为13分214秒,由夏丰远在全国运动会田径赛中创造。
4、男子1000米世界记录是2分11秒96,由肯尼亚运动员诺阿·恩盖尼在1999年的室内田径锦标赛上创造。 女子1000米世界记录是2分28秒98,由俄罗斯运动员斯瓦特拉娜·马斯特科娃在1996年的室内田径锦标赛上创造。 若有人能在体测中跑进2分20秒以内,将会直接免试面试。
5、某校运动会上,10000米长跑在400米环形跑道上进行,甲乙两名运动员同时起跑。比赛过程中,乙运动员的速度保持不变,而甲运动员在15分钟后提高了速度。比赛结果如下: 当甲运动员速度为a米/分,乙运动员速度为b米/分时,两者的速度差保持不变。 从起跑开始15分钟后,甲运动员速度提高x米/分。
1、先慢跑微出汗就可以。做压腿、压腰、转体、抻肩等活动,将相关的关节、韧带、肌肉都活动开。做3个30米的加速跑。以上内容在比赛前20分钟做完。以后的时间 上跑道后做几次原地的纵跳,提高一下兴奋。这段时间要注意保持体温,不要使身体凉下来。
2、针对400米和800米的有效训练方法,采用匀速跑战术至关重要。在跑程中,除了起跑后的加速跑和冲刺阶段,其余时间应采用较高速度的匀速跑。在呼吸方法上,中长跑过程中,由于人体消耗大量氧气,正确的呼吸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采用口鼻同时进行呼吸,每两步呼吸一次,以加大肺通气量,并注意呼吸深度的调节。
3、力量是田径运动员重要的身体素质,对400米、800米跑运动员来说,增强肌肉力量既能够提高跑速,也能够增强机体对疲劳的耐受力,提高速度耐力。针对队员力量弱,特别是腿部的腰腹力量差的特点。训练 中我们主要安排了腿部力量、腰腹力量及跳跃力量练习(见表表表 4)。
4、每次训练课的跑量是800米专项距离的3倍左右,如采用200米、300米、400米的间歇跑,训练量为:10~12个200米跑;或者6~8个300米跑;或者5~6个400米跑。跑的强度不低于自己最高速度的80%为最佳。如果跑的强度在70%以下,对人的机体就没有足够刺激,对提高成绩意义不大。
5、米跑的速度耐力训练,适宜采用“以短为主,长短结合”的反复跑策略。主项及接近主项距离的跑在训练中占据重要位置,能有效提升专项能力。
6、跑800米最重要的就是体力分配我教你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一般来说把800米分成四个米分四个200米。第一个:利用身体60~70%的力气跑完,因为第一个200米一般都很轻松。但要注意节省体不要一上来就把所有体力都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