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太阳队的巅峰期,纳什的队友包括阿玛雷·斯塔德迈尔(小斯)、肖恩·马里昂以及被称为“单打乔”的乔·约翰逊。 阵容中还有以扣篮闻名的昆廷·理查德森,以及被称为“巴西闪电”的巴博萨。
2、史蒂夫·纳什(Steve Nash),2004年重回太阳队,在2005-06连续2年荣膺NBA常规赛MVP,2012年签约洛杉矶湖人队,而其巅峰期在太阳队,此时的阵容为:纳什,小斯,马里昂,“单打乔”乔约翰、扣篮狂热者昆廷-理查德森、“巴西闪电”巴博萨,再加上跑轰教练德安东尼,成就了”7秒进攻“的伟大战术。
3、-05赛季,太阳队签下了全明星球员史蒂夫·纳什和昆廷·理查德森。太阳队有了一个控球大师,既能把球传给内线的斯塔德迈尔,又让新来的队员昆廷·理查德森在外线成为太阳的一大武器。整个赛季的太阳队的平均每场得分14,是NBA最有进攻活力的球队。
而这距离开场也仅仅只有5秒钟的时间。面对这一幕,奥尼尔自己也是一脸懵圈,随后波波维奇朝奥尼尔竖起了双手大拇指,原来,那一天正好是奥尼尔的生日,而波波维奇也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愉快地化解了上赛季的“砍鲨”恩仇。
不过这次波波维奇开场5秒就使用砍鲨战术,非但没有招来奥尼尔的怒火,反而让双方一笑泯恩仇。
首先,波波维奇五秒砍鲨战术发生在08-09赛季。大致情况就是开赛的时候,邓肯与奥尼尔跳球。但是教练抛球之后,邓肯没有跳起来去争球权,所以太阳队获得了球权。但是就在那时准备进攻的时候,马刺的格芬牢牢拉住了奥尼尔的手臂。知道了一场犯规。当时比赛刚开始五秒。奥尼尔也是一脸懵逼的表情。
第二个赛季马刺球队和太阳球队再次相遇,而这一天刚刚是奥尼尔的生日。在两支球队开场仅五秒之内,波波维奇再次献出了砍鲨战术。当时的奥尼尔一脸蒙,自己还没有做出动作就被犯规,后来镜头逐渐转向波波维奇,原来这一切都是他和奥尼尔开的一个玩笑。
篮球里面跟7秒有关的是太阳队的7秒进攻。在太阳时代,太阳队进攻时候经常会发生一回合,7秒以内就完成从发球、接球、投篮这些流程。
篮球的竞技魅力源自其严谨且丰富的规则体系。每场比赛,五人上场,一人领航,还有七名预备队员等待登场。每一步都遵循着精密的计时和得分标准:3秒规则:/进攻方球员不得在限制区停留超过三秒,否则将判违例。5秒法则:/包括掷界外球、传球或罚球的五秒计时,确保比赛的流畅进行。
在篮球比赛中,一旦球员将球运过半场线,就不得再将球运回对方半场。但如果对方球员将球击回己方半场,且己方球员没有触碰该球,这种情况不算作回场。比赛中过半场的球员必须在七秒内完成进攻,否则将被判违例。攻方球员在运球过半场后,如果再次将球运回到己方半场,这种行为被称为回场。
此外,77在篮球比赛中还可能指代比赛的最后七秒钟。这七秒钟是比赛最紧张的时刻,球员们需要在这一时间段内迅速做出决策,控制比赛节奏,并寻找得分机会。在决定比赛结果的最后几秒钟内,球员们不仅要展现个人技巧,还要体现出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比赛智慧,有时这七秒钟甚至可能成为球员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炮轰战术:以速度和投射为主,如菲尼克斯太阳队,他们的进攻快速而灵活。 落位单打战术:以球星个人能力为核心,例如姚明时代的休斯顿火箭队,常利用姚明的身高和技巧进行单打。
跑轰战术 跑轰体系发源于上世纪80年代,被德安东尼拿到NBA发扬光大,拥有纳什和小斯的太阳队,不仅成为当时最具观赏性的球队,战绩也是节节攀升,但季后赛三次输给马刺,至今没有打进过总决赛。
内线盯防:这种战术专注于对位防守对手的内线球员,包括小前锋、大前锋和中锋,旨在限制他们在篮下的得分和篮板球。 全场紧逼防守:这种策略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防守方式,要求每名防守球员紧密盯防自己的对手。它可以通过施加压力迫使对方失误,或者在适当时机进行包夹防守。
鹰式战术(Hawk Offense):由胡比布朗在亚特兰大鹰队执教期间引入,这种战术以快速切入为核心。 战术思路:分卫或其他位置球员的高速切入是关键。中路球员要能迫使对手换防,创造进攻错位。 战术要点:保持球场上的球员距离至关重要。鹰式战术强调一侧清空单打,球员跑位至关重要。
NBA中的经典防守战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盯内防守:主要针对:对方内线的盯人防守战术。防守效果:对小前锋、大前锋和中锋有着出色的防守效果。通过紧密盯防对方的内线球员,限制其在进攻端的发挥。全场紧逼:特点:一种主动的带有攻击性的防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