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脉的位置不是绝对固定的:1,正关脉,大拇指那一侧(桡侧)腕横纹下方就是。
2、[定位] 在手掌尺侧,当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解剖] 在手背尺侧,小指展肌起点外缘;有腕背侧动脉(尺动脉分支),手背静脉网;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3、太渊穴:腕横纹之桡侧凹陷处。经渠穴: 桡骨茎突内侧缘,腕横纹(太渊穴)直上一寸处。列缺穴: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即是。
4、腕踝针穴区共十二个,其中腕部六个,踝部六个。腕部穴区:均在腕横纹上二横指环绕腕部一圈处。
在内踝高点上直上三寸胫骨后缘。相当于本人的四个手指以中指关节处宽度为准。三阴交穴是身体的一个穴位。三阴,足三阴经也。交,交会也。三阴交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
也可以将手指四横指,放在足内踝尖(脚内侧内踝骨最高的地方)上方,小腿中线与手指的交叉点就是三阴交。腧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编辑本段取穴方法 内踝尖上直上3吋,约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穴位名称 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穴道。三阴,足三阴经也。交,交会也。三阴交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条阴经(肝经、脾经、肾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
体寒艾灸中脘穴 穴位: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上4寸。简便取穴,自己手脐上四横指。作用:中脘穴为腑会穴,同时又是胃的募穴,因此对于六腑的功能均有调节作用。
取穴方法:位于背部,大约在肩胛骨的中央,左右各一。按压时会有疼痛感传到手臂。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2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功效:缓解肩关节周围肌肉劳累、促进气血运行。舒筋活络, 理气消肿。
肩贞穴:当双肩下垂时,位于腋窝后方竖纹上方大拇指横款的位置,左右各一。天宗穴:位于背部,大约在肩押骨的中央,左右各一,按压时会有疼痛传到手臂。
所有头部的疾病,如头疼、头晕、眩晕呕吐等等,都可以通过艾灸列缺穴来治疗。头项寻列缺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手关节疼痛艾灸哪个位置。一般来说,如果手部的关节疼痛,可以直接艾灸在疼痛的地方,这样就可以直接治疗症状。艾灸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祛瘀通络的作用,只要身体有疼痛或不舒服的地方,艾灸就可以缓解症状。
1、劳宫穴 此养生穴位在掌心横纹中,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按摩它能起到清心和胃、消除面疮的祛病养生功效。鱼际穴 此养生穴位位于手掌面第一掌骨中点,拇指下隆起处,有泻热宣肺、散淤润肤的功效。
2、外关穴清热解表 位置: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中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与内关穴相对取穴。拔罐位置:清热解表,通经活络。主治病症:热病,头痛,腮腺炎,中耳炎,耳鸣,耳聋,高血压,牙痛,落枕,偏瘫,上肢痛等。
3、曲泽穴清热除烦 位置: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取穴。拔罐功效:清热除烦,理气降逆。主治:心痛心悸,腹痛,胃痛,呕吐,泄泻,热病,中暑,肘臂挛痛。
4、少海穴 定位:曲肘,在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之间。主治:多用于心痛、手臂麻木、颤抖的治疗与保健。神门穴 定位:在腕横纹尺侧端,当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5、手臂上三条阴经是指手太阴肺经、 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合称。肺经左右各11穴:中府穴 锁骨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6寸处。云门穴 倘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处。天府穴 腋前皱襞尽头下3寸、肱二头肌外侧缘。
配合谷穴、外关穴,有疏风解表,清热止痛作用,主治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目赤。配合谷穴、血海穴、委中穴、膈俞穴,有散风清热,调和营卫作用,主治丹毒,荨麻疹。
曲池穴位准确位置图 曲池穴位的作用 ①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 ②热 病 ③高血压 ④癫狂 ⑤腹痛、吐泻等肠胃病 ⑥咽喉肿痛、齿痛等五官疾患 ⑦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病证。
“曲池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 线的中点,是大肠经的重要穴位,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如牙痛、目赤 痛、瘰疬、荨麻疹、发热、腹痛吐泻、高血压、癫狂、扁桃体炎、肘 关节炎等。
曲池的准确位置 取穴:屈曲肘关节,在肘横纹的外侧头与肱骨外髁上连线中点。取穴技巧:正坐,屈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其实曲池穴就是在我们的手肘关节的弯曲处的哦,这个地方有个凹陷的位置就是曲池穴了。准确位置:曲肘的时候,在肘部的横纹末梢。按压的时候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