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卖方对不同类型的买方收取不同的价格,买方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大,卖方收取的价格就越低;买方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小,卖方收取的价格就越高。
二级价格歧视是数量歧视,购买数量超过一定水平则获得较低价格。比如买二送一就相当于降价,多买多送什么的 三级价格歧视是对不同市场采取的歧视。
二级就是同样一个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产品时候价格不同。比如采购创可贴,10000-50000件0.5元每件,50000-100000件 0.4元每件~~~三级价格歧视就比较复杂了。我随便举个例子。
三级价格歧视(Third-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即对于同一商品,完全垄断厂商根据不同市场上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实施不同的价格。如电厂对于弹性较大的工业用电实行低价格,而对弹性较小的家庭用电采用高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即对于同一商品,完全垄断厂商根据不同市场上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实施不同的价格。价格歧视分为三种,其中二级、三级价格歧视应用较为普遍。
实行三级价格歧视,仍然要根据MR=Mc的原则,使每个市场的边际收益均等于企业的边际成本,而不同市场上的售价,则根据各自的需求曲线而定。
1、价格歧视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
2、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不同市场的不同消费者实行不同的价格,在实行高价格的市场上获得超额利润。
3、价格歧视:对同一产品向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或根据购买量制定不同的价格。这种定价方法被称为价格歧视或差别定价。价格歧视条件:企业必须面对一条向右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即企业有权改变价格。
4、价格歧视又称价格差别,指厂商在同一时期对同产品索取不同价格的行为。
5、一级价格歧视-看人定价 不同的人为相同商品或服务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是不同的。一个旅游纪念品,经济条件好的人可能愿意花500元去购买,经济条件一般的人可能最多只愿意出300元。
6、差别定价策略是指对同一产品针对不同的顾客、不同的市场制定不同的价格的策略。其种类主要有:以顾客为基础的差别定价策略、以产品为基础的差别定价策略、以产品部位为基础的差别定价策略和以销售时间为基础的差别定价策略。
1、高峰负荷定价 (Peak-load Pricing)是时间差价的一种形式。在对某些公共企业的产出的需求可能会随时间而大幅度变动的情况下,会出现高峰负荷定价问题。高峰负荷定价最适合于供应缺乏弹性的产品。
2、价格歧视是一种重要的垄断定价行为,是垄断企业通过差别价格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定价策略。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就同一种商品或者服务,对若干买主实行不同的售价,则构成价格歧视行为。
3、一级价格歧视是对任何一个消费者都能按他所接受的最高价格出售,赚取最大垄断利润。
4、[编辑本段]价格歧视通常有下述形式 直接差异定价 直接差异定价指厂商可以确定消费者的不同消费偏好,并因此确定价格。
5、我给出了5个例子,实际上包含了9个经济概念,足以满足要求,请采纳~~道德风险、菜单成本、高峰负荷定价、两部收费制、价格歧视、消费者剩余、交易成本、柠檬市场、信贷配给。
这三种价格歧视是价格歧视的不同形式,但无论在哪种形式下,实行价格歧视都可以增加销售量,增加总收益。只要价格高于平均成本,也就可以增加利润。价格歧视与消费者剩余。
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社会分配效率的提高。促进自然垄断产业提高生产和经营效率。既实现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同时又刺激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和管理创新,提高生产和经营效率。维护企业发展潜力。
消费者剩余全部转化为垄断利润。一级价格歧视也叫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其均衡条件是P=MC。此时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完全等同于完全竞争市场上的情况。
关键词价格歧视电商平台优势 引言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价格歧视理论广泛应用在商业实践中,既作为一种定价策略,也成了一种经济现象,因而受到了很多研究者持续的关注,也得到了很丰富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