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千金的典故(一字千金的典故与吕氏春秋有关)

2023-07-25 2:56:08 观察资讯 观察猫

1-一字千金的典故

1、成语出处 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成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2、“一字千金”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通常来讲,“一字千金”这个成语是称赞诗文或书法作品极为精妙,价值很高。

3、赏金一千,后来形容文字价值极高,文学造诣很深,文辞精彩绝伦,又引申为书法作品极其珍贵,收藏价值极高。一字千金的典故,出自《史记》,主人公是秦国的丞相吕不韦。

4、一字千金,意思是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这个成语的典故与战国末期的吕不韦有关系。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做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巨资,把作为人质的异人立为秦国国君。

2-一字千金有什么历史典故

1、“一字千金”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通常来讲,“一字千金”这个成语是称赞诗文或书法作品极为精妙,价值很高。

2、成语出处 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成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3、一字千金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成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一字千金”后来也形容诗文的价值极高,以表示对文辞的赞美。

4、”《语出《史记》》这就是成语“一字千金”的由来。在后世的文字里,也多次出现过一字千金的记载,最为传奇的就是唐文晋书,闻名于后世的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竟然书写了一篇200多年后的唐朝文字。

3-一字千金的典故故事

1、一字千金的典故故事 篇1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

2、赏金一千,后来形容文字价值极高,文学造诣很深,文辞精彩绝伦,又引申为书法作品极其珍贵,收藏价值极高。一字千金的典故,出自《史记》,主人公是秦国的丞相吕不韦。

3、一字千金,意思是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这个成语的典故与战国末期的吕不韦有关系。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做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巨资,把作为人质的异人立为秦国国君。

4-一字千金的故事是什么?

1、一字千金的典故故事 篇1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

2、一字千金的故事。有个秀才自吹能识九万九千九百个字。一天,村里有个不识字的渔夫来求他读信,秀才见他一副寒酸相,料想不会有什么酬谢,便说:“我的才学一字值千金,你带来了多少钱?” 渔夫给气走了。

3、赏金一千,后来形容文字价值极高,文学造诣很深,文辞精彩绝伦,又引申为书法作品极其珍贵,收藏价值极高。一字千金的典故,出自《史记》,主人公是秦国的丞相吕不韦。

4、成语出处 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成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5、一字千金指的是文章金贵,这个故事说的是《吕氏春秋》,吕不韦非常得意这本书,觉得它非常完美,曾经放话说谁要有能力改动这本书,就算是动一个字,他都可以赏千金。

5-一字千金的典故是什么?

成语出处 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成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一字千金”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通常来讲,“一字千金”这个成语是称赞诗文或书法作品极为精妙,价值很高。

一字千金的典故故事 篇1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