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对二氯苯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致肝、肾损害。人在接触高浓度时,可表现虚弱、眩晕、呕吐。严重时损害肝脏,出现黄疸,肝损害可发展为肝坏死或肝硬化。
致肝、肾损害。人在接触高浓度时,可表现虚弱、眩晕、呕吐。严重时损害肝脏,出现黄疸,肝损害可发展为肝坏死或肝硬化。长时间抵触本品对皮肤有轻微刺激必,引起烧灼感。
对二氯苯放在卧室里会有一定的危害。对二氯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白色结晶,有樟脑气味,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苯等多种有机溶剂。对二氯苯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等有刺激性,长期与人体接触会对健康不利。
消协的工作人员说,由于“对二氯苯”是一个化学专用名词,除了少数接触化工行业和搞科研的人员以外,大部分消费者对它是陌生的,商家应该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没有危害。针对有媒体称含“对二氯苯”的防蛀剂产品有毒并会致癌的报道,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专门在上海举行了新闻发布会进行辟谣,表示符合国家标准生产的对二氯苯防蛀剂属于安全防虫剂,没有导致人体中毒或致癌的风险。
1、有毒。对二氯苯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致肝、肾损害。人在接触高浓度时,可表现虚弱、眩晕、呕吐。严重时损害肝脏,出现黄疸,肝损害可发展为肝坏死或肝硬化。
2、没有危害。针对有媒体称含“对二氯苯”的防蛀剂产品有毒并会致癌的报道,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专门在上海举行了新闻发布会进行辟谣,表示符合国家标准生产的对二氯苯防蛀剂属于安全防虫剂,没有导致人体中毒或致癌的风险。
3、因对二氯苯可经呼吸道被人体吸入,使用被其污染的食物以及局部皮肤接触也会造成中毒可能。
1、对二氯苯放在卧室里会有一定的危害。对二氯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白色结晶,有樟脑气味,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苯等多种有机溶剂。对二氯苯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等有刺激性,长期与人体接触会对健康不利。
2、有危害。防霉防蛀虫片剂的主要成分是对二氯苯,对二氯苯侵入人体途径为吸入、食入两种,对眼睛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可致肝、肾损害。人在接触高浓度对二氯苯时,可出现虚弱、眩晕、呕吐等症状。
3、有毒。对二氯苯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致肝、肾损害。人在接触高浓度时,可表现虚弱、眩晕、呕吐。严重时损害肝脏,出现黄疸,肝损害可发展为肝坏死或肝硬化。
4、对二氯苯对动物致癌,对人类可疑致癌。另外2006年1月1日发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217-2005号文件,明确规定了防虫蛀剂的标准,其中技术内容1规定: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萘或对二氯苯。
5、对二氯苯可经呼吸道被人体吸入,使用被其污染的食物以及局部皮肤接触也会造成中毒可能。急性或短期接触P-DCB(对二氯苯的英文缩写)可引起急性溶血型贫血、呼吸道刺激、皮肤过敏性紫癜和肾小球肾炎。
1、对二氯苯樟脑丸:白色结晶,有樟脑气味,比重比水大。 天然樟脑丸:来源于天然樟树,是从樟树的干、根、枝、叶中提取的,经蒸馏制得樟脑油,再经提纯后制成白色结晶物。樟脑微溶于水,比重比水轻。
2、人工合成的樟脑丸主要成分是:对二氯苯、萘、合成樟脑。它们既有强烈的挥发性,又具有一定的毒性。
3、“樟脑丸”(卫生球)是从石油或煤焦油中提炼出来的有机物经过加工而成的,其主要成分是萘、对二氯苯及化学樟脑,是芳香型碳氢化合物。
4、萘酚、二氯苯是不同的物质。都有毒。天然樟脑丸的成分是 莰酮,无毒。市售樟脑丸,大都是便宜的合成樟脑丸,都含有萘酚、二氯苯,中等毒性。闻了6个小时樟脑丸,对成人问题不大。
5、而含有萘或者对二氯苯的合成樟脑丸则有刺鼻的味道,二氯苯有毒性,它能引起人体中毒症状,如倦怠、头晕、头痛、腹泻等。
1、由于1,4-二氯苯具有升华作用,通常在水和土壤中的1,4-二氯苯会较快的挥发到空气中。因此,受1,4-二氯苯污染的水和土壤能较快地得到恢复。
2、对二氯苯对动物致癌,对人类可疑致癌。另外2006年1月1日发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217-2005号文件,明确规定了防虫蛀剂的标准,其中技术内容1规定: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萘或对二氯苯。
3、合成樟脑丸呈白色固体状,主要成分为萘或对二氯苯,是一种有毒、有挥发性的化合物,有很好的驱虫效果,但人体长时间接触也会受到影响。
4、樟脑丸就是驱虫用的,对人体没什么伤害用的时候在虫子经常出没的地方放上一两个就好了,(例如:抽屉、衣柜)需要注意的是衣柜里的衣物需要晾晒后再穿。樟脑丸 樟脑丸分为天然樟脑丸与合成樟脑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