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鸟学名为花尾榛鸡,素有“天上龙肉”之称,为八珍之一。清朝乾隆年间就列为向皇室进贡的珍品,有“岁共鸟”之称。其羽毛可做工艺品,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但由于其生长环境被长期破坏,现已处于濒危状态。
榛鸡在满语中被叫做“斐耶楞古”,意思是“树上的鸡”,后来取其谐音,称为“飞龙”。因为它的肉味芳香、鲜美,成为东北地区主要的狩猎鸟类,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还把它作为岁贡鸟,进贡给皇帝作美味佳肴。
飞龙是大兴安岭森林留鸟,一般指“花尾榛鸡”。飞龙多成小群活动,以各种野生植物的绿色部分、种子、果实为食。在满语中被叫做“斐耶楞古”,意思是“树上的鸡”,后来取其谐音,称为“飞龙”。
由于“飞龙”的肉鲜嫩可口,自古以来就是飞禽中的珍品。清朝皇族对榛鸡的美味了如指掌,年年命令东北林区的地方官员向朝廷进贡,并特赐名为“岁贡鸟”。
春、夏季喜栖于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深处,秋冬季常在河谷、道旁等林缘活动。种群现状花尾榛鸡是黑龙江省林区的主要狩猎鸟类之一,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并富营养,古代作为给皇帝的贡品。
花尾榛鸡曾是松鸡科鸟类中分布最广、最为常见的一个种,但是20世纪30年代栖息地缩小,被割裂成不连续的岛状或带状,生活于欧洲各国的种群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些地方已经灭绝。
花尾榛鸡的种群现状长尾林_、苍鹰等猛禽及一些鼬科动物是花尾榛鸡的主要天敌。在长白山的花尾榛鸡栖息地可以躲避天敌的针叶树环境,由于森林砍伐变的极为稀少,所以受天敌的威胁大。
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等地留鸟。花尾榛鸡为传统猎禽,肉禽中之上品。由于过猎,种群数量已显著下降,需加强保护。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1、第1周温度34℃,相对湿度为60%;第7天开始每天降低0·5℃,在31天后就可保持室内温度。保持一定的光照,相对湿度保持在65%(前期)、55%左右(后期)。
2、养殖榛鸡应该选择在没有污染、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地方。注意榛鸡的饲养密度和时间,饲料以谷物为主,蛋白质水平不能低于16%,并在饲料中加入1%~2%的粗纤维,要注意饲料的营养全价平衡。
3、.笼养:在室内建筑叠层式(多层,单列成双列)育成笼。前期可用小饮水器和食盘,后期食槽与水槽全悬挂笼外,可集约化饲养和管理,饲养密度大,生长良好,疾病少。2.网上:把育成飞龙育在离地的金属网上,生长情况最佳。
4、充足阳光:它喜欢充足的阳光环境,虽然能耐得住半阴,但是阳光还是生长比较重要的方面。在生长季节可以全日照光的养护,给予足够的光线刺激,夏季可以适当遮阴,避免在强光下照射。
5、多肉植物飞龙的养殖相对粗放,夏季注意通风和适当庇荫,秋季注意给予较充足的水分,冬季注意保持盆土的干燥就行了。在夏季可适当采取遮阳措施,增设遮阳布,最佳的日照长度为5~6小时,温度保持在15度~30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