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跑运动员要提高成绩必须考虑上面的10个要素。见下图。 另外,运动员都有各自的薄弱环节,训练中要注意针对弱点进行训练;蛋白质是短跑运动员的主要营养,要摄取足量的蛋白质。
2、起跑器上“各就位”和“预备”姿势 两脚分别踩踏起跑器两个踏板,蹲下。后腿膝关节着地,两手放在起跑线后,两手之间略比肩宽,四指并拢,拇指张开支撑地面,虎口朝前方,肘关节伸直,此时肩处于起跑线上方,颈背自然放松。
3、米短跑技巧和动作要领介绍如下:起跑技术 起跑的目的是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获得向前的动力,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创造有利条件。短跑可使用蹲踞式或站立式起跑。起跑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发令枪、呜哨挥小旗或喊跑的口令三个阶段。
4、短跑的基本技术分为起跑、途中跑、弯道跑和终点跑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和动作要求。起跑 蹲距式起跑:起跑器安装有普通式和拉长式,通常采用普通式,前起跑器约距起跑线40-45厘米,后起跑器与前者的间隔为一脚半。
1、初中田径队训练计划如下:第一阶段:身体素质训练阶段,以身体训练为主。以力量训练为主,辅以基本技术。以柔韧性训练为主,辅以力量和耐力。以灵敏性训练为主,辅以力量和耐力。第二阶段:基本技术训练,巩固及提高阶段。以基本技术为主,辅以力量训练。以基本技术为主,辅以柔韧性、灵敏性和耐力训练。
2、竞 赛 期(8月~9月) 训练任务1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2掌握与提高专项技术3发展速度与速度耐力4参加各级比赛,创优异成绩5培养勇敢顽强的品质阶段训练计划:1 时间: 20103~201052 任务:提高一般训练水平;发展内脏器官;发展速度、耐力,进行肌肉建设性练习。
3、根据其他系列山地跑的效果,第一周,跑一次;第二周,跑两次。在你计划参加比赛的前8到10周,把山地跑有效地融入你每周的大强度训练之中。每周重复1到2次,使山地跑在日常、有规律地中等强度训练中占到中等比例。
4、田径队训练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 弹跳力:立定跳远、兔跳、蛙跳、多级跳远、跳远腾空步、台阶上下跳、原地纵跳练习。 一般耐力: 20—30分钟慢跑、越野跑、1600—3000米中速跑等。 柔韧性练习: 站立体前屈、俯卧臂伸、正侧踢腿、悬垂等。
性质不同:竞赛规则相当于法律,规定了比赛的要求和标准,有国际单项联合会制定,而竞赛规程是一个或一届比赛的政策与规定,由竞赛组委会或筹备组,根据竞赛计划而制定的,相当于策划书。标准不同:田径竞赛一般以当场的规程为准,而规程则是以规则为准,以严格的规则制定适合当场比赛的规程。
竞赛规则与竞赛规程在性质上存在显著差异。竞赛规则如同法律,规定了比赛的具体要求和标准,由国际单项联合会制定。而竞赛规程则是一个或一届比赛的详细政策与规定,由竞赛组委会或筹备组根据竞赛计划制定,类似于一份策划书。
竞赛规程与竞赛规则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具体来说,两者区别有:1) 主体不同,前者规定赛事、后者规定比赛项目 2) 内容不同,前者会包含赛事的具体名称、时间、地点、人员,后者则不用涉及这些 3) 层次不同,后者往往作为前者的附件,对赛事的比赛细则作进一步解释。
主体范围不同:竞赛规程是对整个赛事的组织与管理进行规定,涉及赛事的整体安排和运营;而竞赛规则则专注于比赛项目本身,对比赛的具体操作进行详细规定。
例如,组织接力比赛,使用田径训练中的练习方法,如60米冲刺、左右转髋、竞走等。对于人数较少的情况,可以加入如单人花样跳绳、时间限制的全场10次跑篮、不同高度的摸高等有趣练习。教练员在训练前应精心设计训练内容。创新训练方法 新颖的训练方法是提高运动员训练热情的有效手段。
第一阶段是初选苗子,进行体能与身体素质训练。这一步骤主要是为了筛选出适合田径运动的潜力选手,通过基础体能训练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第二阶段是分项目教学技术,分为投掷类和跑跳类两大组进行兼项训练,类似于全能训练方法。
初中田径队训练计划如下:第一阶段:身体素质训练阶段,以身体训练为主。以力量训练为主,辅以基本技术。以柔韧性训练为主,辅以力量和耐力。以灵敏性训练为主,辅以力量和耐力。第二阶段:基本技术训练,巩固及提高阶段。以基本技术为主,辅以力量训练。以基本技术为主,辅以柔韧性、灵敏性和耐力训练。
跳绳是一项全面的运动,可以锻炼到全身的肌肉。跳绳时,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和节奏,每次跳15-30分钟即可。此外,间歇性训练也可以提高心肺能力和耐力,例如30秒冲刺后休息30秒,重复5-10次即可。为了预防运动损伤和提高柔韧性,在锻炼前后进行拉伸运动十分必要。
训练方法: 原地间歇高抬腿跑 原地做快速高抬腿练习。做每组5秒、10秒、30秒钟快速高抬腿练习,做6~8组,间歇2~3分钟。强度为90~95%。要求越快越好。高抬腿跑转加速跑 行进间高抬腿跑20米左右转加速跑80米。重复5~8次,间歇2~4分钟。强度为80~85%。
具体训练内容包括:专项耐力600米X2次,间歇8分钟;专项速度300米X2次,间歇10分钟(通过超专项距离的600米训练,可以大大提高无氧糖酵解能力,而300米则有助于提高速度耐力);跨步跳60米x2组,要求积极扒地,从而在跑的过程中实现短支撑和向前性,同时提高跨步跳的速度。
起跑节奏训练(强调爆发力):通过节奏性的练习,如“嗒、嗒、嗒”的连续快速跑动,可以有效提升起跑速度,这可能帮助您提高0.1秒至0.2秒的成绩。虽然起跑技术对于200米短跑至关重要,但只要您的起跑技术得当,这个环节就可以顺利完成。
高一体育特长生的训练计划应当围绕基础动作展开,确保掌握每一项动作的技术,逐步适应训练强度,提高训练水平,以备高中体育加试。第一阶段的训练重点在于提升弹跳力,通过立定跳远、兔跳、蛙跳、多级跳远等练习来强化腿部力量。
在第一阶段,训练计划包括立定跳远、兔跳、蛙跳等多种弹跳练习,以及慢跑、越野跑等耐力训练。柔韧性练习则通过各种形式的举、屈、伸和绕环练习进行。上肢、腹肌、背肌的力量训练则包括俯卧撑、杠铃抓举等。此外,灵敏性和绝对速度的练习也非常重要,例如穿梭跑、侧身跑等快速反应练习。
周一速度课。准备活动略过。然后30米。6个一组或者两组。(我们大概每个都能跑到3秒85以内,我们是短跑队),第一组和第二组休息5分钟,然后休息10分钟,60米,5个一组。跑2组,第一组和第二组休息大概8分钟左右,然后100米全力3个。周二能力课。
周一我们进行速度训练。首先进行准备活动,然后是30米跑,每组6人,跑两组,每组间休息5分钟,之后休息10分钟。接着是60米跑,每组5人,跑两组,第一组和第二组休息大约8分钟,之后是全力冲刺100米,跑三组。周二则是能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