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孩子的身体发育速度不同,有的孩子可能在12岁左右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动基础,这时可以考虑让他们参加一些基础训练。但总体来说,14岁之前,还是以身体基础素质训练为主,避免过早的专项训练。家长应当与教练和医生密切合作,确保孩子在进行任何运动训练时,都能够得到适当的指导和监控。
进入国家队的最小年龄如下:游泳:在15岁左右,但也更早。田径:在16岁左右,但也更早。篮球:在16岁左右,但也更早。足球:在17岁左右,但也更早。
岁以后再去也不迟,素质好的经过一年的专业训练,百米就能达到11秒左右,跳远就可以达到6米8左右。要是出不了成绩,就要好好考虑一下了。
比赛有年龄组。14岁可以参加初中乙组的比赛。
1、总的来说,选择足球或田径不会耽误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反而可能会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然而,具体的效应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2、加入足球队好还是田径好的问题,得根据个人的爱好,具体强项来做定位。如果个人善于短跑,建议就选田径比较合适。如果个人善于耐力跑,建议加入校内足球队比较有前途。
3、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骨骼和肌肉仍在发育中,因此在进行体育活动时,需要特别注意选择适合他们的运动项目,以避免对他们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选择适合小学生的体育运动,首先应考虑的是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例如,田径和游泳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促进心肺功能的发展。
1、缺点:受伤风险及厌倦情绪产生。管运动对于身体健康非常有益,但小学生在田径队的训练和比赛中也存在受伤的风险。不正确的姿势或过度训练导致肌肉拉伤、扭伤或其他意外事故。长期过量参与运动会使一些学生感到厌倦,并对学习产生负面情绪。
2、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为田径确立的层次目标也很多,比重也很大。特别是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两个领域。很多目标都需要用田径的运动项目来完成,这也足见田径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老大地位。所以,田径运动是小学生强身健体的非常好的项目。
3、选择足球或田径对小学生的成绩影响因人而异。从事足球运动有助于发展小学生的体能,包括协调性、速度和耐力等。如果孩子被选入足球队,说明他们具备一定的体能和技能,这可能会对他们的学习成绩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在学习上,他们可能会发现更容易掌握新的技能,比如阅读、写作和计算等。
4、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二年级,通常不会让孩子进行专门的田径训练。这个阶段的训练主要集中在提高孩子的柔韧性、平衡性和灵敏性上。孩子们可能会做一些跳跃练习,但运动量不会很大。这些练习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非常有益,特别是对身高的增长。如果学校计划让孩子进行专项训练,家长应当提出疑问。
5、如果他身体素质不是太好,就不要去参加田径队,出不了成绩还会影响学习。如果太累的话他上课肯定会没精神,打盹、睡觉。
6、能够促进心理健康 人们所处的环境会影响到情绪和心理活动,而运动与心理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热爱生活、情绪稳定、人际关系良好、对生活充满无限渴望和激情,能够积极面对未来。经常参与田径运动,能够改善人的心理状态,保持心理健康。